一、问题
1、消费环境不佳影响消费者购买愿望。具体体现在:一是虚假宣传、假冒伪劣商品的依然存在,消费侵权案件时有发生,今年上半年我县消费投诉举报量1014件,较去年同比增长29.17%。二是经营者依法经营、诚信经营意识不强,违法成本偏低,震慑作用不大。三是普通消费者,特别是农村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不强、能力不足,导致部分消费者消费有顾虑。这种不良的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产生消极影响。
2、集休闲、娱乐、购物、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超少,传统的、小规模的商超超市对年轻消费者缺乏吸引力,导致部分消费者每逢节假日外出休闲消费兴致不高。
3、经营成本增加,电商快速发展压缩了实体店生存空间,而实体店的萧条又反过来制约者居民消费积极性。
4、较高的住房、教育开支制约者居民消费能力。我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本就不高,而每个家庭还要负担房贷、子女教育开支,此刻还有子女结婚、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,凡此种种都直接制约着居民消费能力,导致他们不敢消费。
二、对策建议
1、大力发展县城经济,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。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,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重点在强化政府服务意识、增强社会法治意识上下功夫,筑巢引凤。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招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、合乎我县产业基础,进得来、驻得下、能赢利,可以吸纳就业、带动居民致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、农副产品加工业。三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,激发居民创业积极性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带动居民收入持续提高。
2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打造经济增长点。特别是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,通过互联网把萧县特色产品销往全国,打出知名度,从而增加收入,促进消费。
3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,重点打击虚假宣传、商业欺诈、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,严惩消费侵权行为,让侵权者付出代价,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以保护。
4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,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。一是进一步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,发挥政府领导作用,推动社会维权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,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消费者参与到消费维权事业中来,形成工作合力。二是继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力度,增强全社会消费维权自觉性。三是发挥全国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,及时受理消费投诉举报,提高处置效能。四是继续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,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