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礼品调研网!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市场观察 > 正文

【走近3·15,放心消费定西市消协在行动】3·15系列消费提示(五)

时间:2024-03-15 作者:佚名来源:甘肃省消费者协会

  提示9:网络传销碰不得,消费维权要及时

  

   新兴的网络传销是以互联网为平台,通过特定网站网页或社交平台发布传销信息,往往打着电子商务、免费获利、消费返还、网上创业、投资理财等幌子诱导消费者上钩,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。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,谨防陷入网络传销圈套,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热线进行投诉举报;如发现损害人身、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,请拨打110热线向公安部门报案;发生纠纷且消费争议达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起诉条件的,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
  提示10:防范电信诈骗应知应晓

   什么是“电信诈骗”

   “电信诈骗”是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、电话、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,假冒国家机关、公司、医院、朋友等名义,谎称被骗人中奖、退税、家人意外受伤、朋友急事、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,骗取受害人信任后,叫其将钱汇入到指定银行卡账户的一种诈骗活动。

   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和花样

   1.退税诈骗

2.中奖诈骗

3.培训诈骗

4.家人遭遇意外诈骗

5.亲友急事诈骗

6.虚假购物诈骗

7.冒充黑社会杀手诈骗

8.自动柜员机贴假提示诈骗

9.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

10.虚假招工、婚介诈骗

11.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

12.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

13.虚构信息威胁诈骗

14.虚构反洗钱、涉嫌刑事案件等诈骗

15.冒充党政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诈骗

16.新型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诈骗

  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

   1.克服“贪利”思想,不要麻痹轻信,谨防上当

2.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、通讯信息等家庭、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

3.多方调查印证

4.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

5.购买违禁物品属于违法行为

6.拨打自动柜员机客服求证

7.日常提示家人增加防范意识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gs12315.com/web/msgshow.action?psite=html&sId=257&typeCls=9&clssid=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礼品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——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联系电话:010-57028685,监督电话:15010596982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
联系QQ:871104617
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