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礼品调研网!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营销管理 > 正文

消费提示——谨防电信诈骗陷阱

时间:2023-02-25 作者:佚名来源:浙江消费维权网

   据不完全统计,2月6日至19日,我市已有77人被骗,涉及金额634万余元,被骗群体包括机关事业等单位人员、教职人员、学生、医务人员、财务人员等。

  

   近期,诈骗分子冒充京东客服的诈骗频发,多以“192”等号段拨打电话,借“影响征信”“注销账户”“国家利率下调”等理由对受害人进行电信诈骗。

  

   在此,金华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:一是京东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号码,不会是“192”的手机号码;二是征信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,不存在注销账户的操作,只要按时还清贷款,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;三是不要轻易下载视频聊天或者屏幕共享软件与陌生人聊天,更不要轻易将些银行账户操作界面共享给陌生人;四是一旦接到此类电话,一定要高度警惕,及时拨打110咨询或报警。

  

   同时,有不少不法分子盯上了网购消费者,从商家、平台、物流等环节入手,对消费者实施诈骗。为此,金华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注意以下三点:

  

   一是拒绝所有平台外的交易。要时刻警惕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。不法分子通过低价商品吸引消费者进店咨询,然后以过低价格销售商品会被平台限制等理由,要求消费者跳过平台进行下单,在骗取受害人钱款后,便立即将其拉黑删除。

  

   二是拒绝点击任何网络链接。通常不法分子假冒客服进行诈骗,以购买产品缺货、产品出现质量问题、快件丢失等问题联系消费者,并向消费者发送进行赔偿的网络链接,消费者一旦输入银行账号、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后,则上当受骗。

  

   三是拒绝非官方渠道的处理。通常不法分子瞅准购物节、春节等网购高峰期,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称快递丢失,以双倍甚至数倍赔偿为诱饵添加消费者微信,诱导消费者扫其二维码,填写姓名、持卡人、卡号、密码等重要信息来完成诈骗。

  

   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,消费者需要主动更新消费知识,不断提升反诈能力,擦亮辨别诈骗陷阱的火眼金睛。万一被骗,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,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j315.org/News/ArticleDetail.aspx?iIY2ISQvqOA0E%2BR9hFDpNw==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礼品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——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联系电话:010-57028685,监督电话:15010596982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
联系QQ:871104617
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